突然上吐下泻!母女俩双双送医!千万别再这么吃了
外出踏青、放飞风筝、烹饪烧烤……天气逐渐回暖,露营烧烤又成了备受欢迎的游玩方式。
殊不知,这份惬意背后却藏着“健康风险”。近日,一对母女俩就在周末露营烧烤后,匆匆赶去了医院。
没确认烧烤是否熟透,母女吃完上吐下泻
“医生,我好像吃坏肚子了,一晚上又吐又拉。”第二天一早,母女俩前往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钱塘院区(杭州市第九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就诊。
原来,这对母女外出烧烤时,吃了很多海鲜、肉类、水果等食物。吃的时候大快朵颐,也没确认食物是否熟透,吃完感觉腹部有点不舒服。
由于当时没有呕吐、腹泻等症状,母女俩就没放在心上,以为只是吃撑了、不消化。接诊的主治医师胡虎兰问诊后,第一时间考虑胃肠炎。
图片来源于版权图库,请勿转载
很快完善了血液检查,母女俩的炎症指标都异常升高,且合并轻微的脱水,胃肠炎诊断明确。在对症治疗后,两人终于顺利好转。
这个病,呕吐、腹泻是信号
胡虎兰医师介绍,胃肠炎是由于感染、毒素或者化学药物刺激引起的胃肠道炎症,表现为腹泻、呕吐、腹痛以及发热等。
在日常生活中,细菌性感染和病毒性感染较为常见。
细菌性感染
细菌性胃肠炎好发于春夏季,尤其是5-9月期间,高温更易滋生细菌,尤其在进食隔夜饭菜后容易出现细菌性胃肠炎。
值得注意的是,在季节交替时,因昼夜温差大,人体免疫力发生波动,肠道敏感性增加,亦可增加感染的风险。
病毒性胃肠炎
病毒性胃肠炎一般秋冬季多发,可呈现家庭聚集现象,以诺如病毒、轮状病毒为多见,因个人抵抗力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症状,大部分可出现腹泻、呕吐,一小部分仅表现为腹部不适。
此外,还有寄生虫感染(如阿米巴原虫)、酒精、药物(如抗生素及非甾体类止痛药物)、食物(如蘑菇毒素)等均可引起胃肠道炎症。
发病后,及时治疗是关键
“在临床,我们遇到过因胃肠炎引起严重脱水休克的患者。”胡虎兰医师提醒,一旦出现腹部不适,呕吐、腹泻甚至发烧等症状,要及时就医,切忌自行乱服药。
在规范治疗的同时,医生建议适当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疲劳,同时注意腹部保暖,忌辛辣、刺激、油腻及瓜果类生冷食物摄入。当症状缓解时忌暴饮暴食,少量多次进食慢慢恢复胃肠道功能。
外出烧烤就餐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尽量将食物烹饪至熟透,切忌直接食用寒凉、生冷的食物。
对于食物尽量选择新鲜,忌进食隔夜、腌制、发霉等食物。
饮用安全的水源,避免直接饮用溪水等自然水源。
尽量少去花粉、柳絮较多的地方,以免引起过敏。
一旦出现腹部不适、呕吐、腹泻等症状,建议及早就医。
朗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