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工作要闻

千里援藏路,浓浓医者情:第十批第二轮杭州援藏医疗队载誉归来,新一批白衣勇士即将接力启程

来源:健康杭州 发布日期:2025-07-15 14:55 浏览次数:

千里援藏路,浓浓医者情。7月10日,杭州市卫生健康委召开我市第十一批第一轮援藏干部人才行前座谈会,为临平区疾控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主任(所长)钱祥锋,萧山区第一人民医院感染科党支部书记、感染科副主任孙春锋、杭州市西溪医院院感部副主任医师傅赵勇等3名即将出发的援藏干部人才送行,市卫生健康委党委书记、主任方健国参加座谈会并讲话。

方健国指出,选派优秀医疗卫生人才对口支援西藏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党和国家赋予我们的光荣政治责任与历史使命。这次选派是我市医务人员第十一次援藏,体现了杭州卫健人胸怀家国、勇毅担当的生动实践。临行之际,方健国向三位同志提出几点希望:

响应时代召唤,肩负健康使命

要深刻认识援藏工作的重大政治意义和深远战略意义,勉励干部人才发扬“老西藏精神”,将杭州卫健人的优良作风、精湛技术和深厚情谊带到西藏那曲,积极融入当地生活,倾心服务当地群众,用行动架起汉藏民族间的健康彩虹桥。

发挥专业所长,热忱服务奉献

要尽快适应高原环境,按照“那曲所需、杭州所能”的原则,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和技术特长,俯下身子、沉到一线,积极投身当地传染病防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及基层医疗能力提升等工作,努力为当地培养一支“带不走”的高水平医疗队伍,打造医疗援藏工作的“杭州样板”。

重视身心健康,平安圆满而归

前方是雪域高原的殷切期盼,后方是全市人民的坚实臂膀。医疗队员的身心健康和人身安全,是组织最大的牵挂。市卫健委以及各派出单位将全力做好后勤保障工作,落实关心关爱政策举措,切实解除援藏队员们的后顾之忧。

座谈会上,援藏干部人才纷纷表态发言,表示将不忘组织嘱托,牢记初心使命,用实际行动践行“老西藏精神”,在雪域高原努力发挥光和热,用扎实成绩展现卫健作风,实现人生价值,不负组织、单位和家人的殷切期望。

7月12日下午4点50分许,随着西藏航空TV9985航班缓缓降落萧山国际机场,第十批第二轮杭州援藏医疗队圆满完成了援藏任务,富阳区卫生健康局干部李洋、杭州市西溪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江元、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李友军、杭州市中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中医师罗云、杭州市妇产科医院妇产科副主任医师陈涓涓等5名队员满载荣誉与收获平安返杭。市卫生健康委党委委员、市计生协会专职副会长李艳娟携援藏医务人员单位代表和家属到机场迎接,为他们送上欢迎回家的温暖祝福。

2024年3月15日,第十批第二轮杭州援藏医疗队进入西藏那曲市色尼区后,迅速融入当地医疗体系,以“健康启‘杭’123”为载体,制定实施医疗援助工作计划,通过细化实施10个卫生健康子项目,在医院管理、专科建设、疾病诊疗、学科发展、智慧医疗、设备更新等多方面履职奉献,传递杭州医者的智慧与仁心。

一年半来,杭州医疗队带着满腔的热情和精湛的医术,跨越千山万水,克服高原反应、语言障碍等重重困难,将健康的种子播撒在祖国的雪域之巅。他们发挥专业优势和特长,创新启动“揭榜援藏”机制,推进25项榜单任务,惠及患者、医护及基层医疗机构;他们以“师带徒”等方式提升当地医务人员技能与服务水平,累计开展专科培训30余场次,培训医护人员800余人次;他们协助推进医疗援建基础设施项目,相继完成色尼区医疗集团中心医院、藏药制剂中心、那曲镇卫生院以及12个乡镇基础设施改造提升等重点项目,通过建设应用病历管理系统、影像归档和通讯系统、AI辅助诊断系统等数智平台让医院管理更高效、患者诊疗更舒心。一年半来,杭州援藏医疗队不仅带去了先进的医疗理念和技术,更以实际行动诠释了“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海拔高境界更高”的“老西藏精神”,展现了杭州卫生健康人的仁心大爱。


第十批援藏干部 李洋

(富阳区卫生健康局援派,任色尼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

2022年7月起担任色尼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主要负责援藏项目建设、医疗信息化、医院管理等工作,同时负责杭嘉工作组援藏项目等工作。三年援藏期间,李洋以“老西藏”精神凝聚团队共识,尽心尽责做好工作组的“大管家”。2022年8月,他义无反顾冲到了新冠疫情防控一线,带领团队艰苦奋战近40天,助力当地防控任务最为严峻的色尼区成功实现“双清零”。他带领医疗团队新联系机制、争取智医项目、设立基层阵地,推进健康色尼再上新台阶。杭州医疗援藏有关经验做法获省援藏指挥部肯定,获评浙江省援藏指挥部优秀援藏干部等荣誉称号。



第十批第二轮援藏医务人员 江元

(杭州市西溪医院援派,任色尼区人民医院副院长)

援藏期间,他积极推进“抬头挺胸”医疗公益项目,带领当地医疗队冒着风雪驱车和步行1000多公里,深入到牧区每个村庄,完成1000余名大关节疾病患者筛查任务并帮助180余名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治疗。作为医疗业务分管院长,江元深入全院所有科室调研,认真听取一线医务人员意见建议,牵头筹备建设那曲地区首个高水平技能培训中心,开展常规医疗技能和内镜等先进技术培训。他带领医疗团队推行新技术新项目,协助医院引进64排螺旋CT、胃肠镜、支气管镜、腹腔镜等医疗设备,筹备康复科、口腔科、眼科等急需学科群,建成标准化的产房和腔镜手术室,荣获杭州市第二十届道德模范(平民英雄)、杭州市医师协会“优秀医师”等称号。



第十批第二轮援藏医务人员 李友军

(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援派,任色尼区人民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

1976年出生的李友军克服了比其他队员更多的身体挑战,援派期间,他发挥急诊医学和重症医学经验,指导本地医生的门诊诊疗工作,一年多来参与诊疗患者2000余人,指挥多次急诊、儿科、妇科患者抢救。通过“师徒制”带教本地医生,收治40余名住院患者并规范诊疗,以每日查房、制度规范和“三基”训练,培养提升年轻医生临床思维。他注重医疗教学实践,他每月组织开展2次以上业务学习,累计开展40余场教学活动,覆盖医务人员千余人次,助力24人通过医师执业资格操作考试、3人通过笔试,大幅提升当地医务人员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通过率。他走进社会各界开展健康培训,举办色尼区医疗集团医疗技能大练兵,开展义诊、“三下乡”活动十余次,服务2000余人,加深了汉藏同胞的深厚情谊。


第十批第二轮援藏医务人员 罗云

(杭州市中医院援派,任色尼区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罗云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实际行动贯彻党的支边政策,践行援藏初心。他致力于将中医适宜技术引入雪域高原,推动开展“中西医结合治疗膝骨关节炎”新项目,成立色尼区首个“高原常见病针灸诊疗中心”,创建了高原针灸治疗团队,研发高原中药代茶饮,累计接诊高血压、高尿酸血症/痛风、高脂血症、膝骨性关节炎等患者700余人次,为患者提供规范化、个体化诊疗方案,有效缓解了当地群众的病痛。他牵头建设“格桑梅朵”基层援藏医疗点,开设体重管理门诊,援藏工作先后7次受到中国网、西藏自治区新闻联播、那曲融媒、杭州日报等多家媒体报道。


第十批第二轮援藏医务人员 陈涓涓

(杭州市妇产科医院援派,任色尼区人民医院妇产科副主任医师)

陈涓涓是本轮次医疗队唯一的一名女医生,作为受援地急缺的妇产科人才,她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深入群众了解当地群众的生活和疾病特点,完成门急诊及会诊1600人次,收治住院8人、完成手术6例,深入乡镇等开展义诊32场,参与120急救危重孕产妇4次。针对当地女性多产多育、分娩损伤多等问题,通过杭州市妇产科医院引进盆底康复理疗一体机,开展相关疾病治疗近200人次。组织开展教学培训13场覆盖287人次,参与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培训,申报两项新技术新项目,协助开展母婴保健、院感培训及技能比赛等,首次组织全区会议远程授课,助力基层医务人员成长。

“去时杭州心,归时雪域情”。如今,第十批援藏医疗队已顺利凯旋,第十一批援藏医疗队接过神圣的接力棒整装待发即将奔赴海拔4500米的高原,他们的行囊中装满了组织的嘱托、同事的祝福和家人们的牵挂,期待他们在“离太阳最近的地方” 弘扬“六干”作风,用实干和实绩为推动当地卫生健康事业发展贡献杭州方案,为助力雪域高原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谱写新篇章。

朗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