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工作动态

专家在身边丨睡饱也甩不掉的“累”,困扰她整整5年!原来是生了病...

来源:健康杭州 发布日期:2025-08-20 14:40 浏览次数:

本期专家

石焱

西湖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针灸推拿科副主任、副主任中医师

个人简介

从事临床工作20余年,以“针药并用,培土生源”的学术思想为宗旨,擅长以针药并用调节颈肩腰腿痛、睡眠障碍、消化不良、慢性疲劳综合征、月经不调、痛经、经期头痛、乳腺增生,女性更年期综合征、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学习困难等内科、妇科、儿科疾病;擅长运用微针针刺配合辨证论治改善痤疮、斑秃、日光性皮炎、神经性皮炎、特应性皮炎、带状疱疹等皮肤问题。

本期看点

睡饱依旧累垮?小心慢性疲劳综合征缠身!

“病疲劳”与“生理性疲劳”易混淆,如何区分?

中医教你如何有效防范慢性疲劳综合征。


01

慢性疲劳综合征变“i人”

针灸治疗帮她“满血复活”

经过一夜睡眠,醒来依旧疲惫不堪?对于33岁的孙女士(化名)来说,这种挥之不去的沉重感,已经如影随形地困扰了她整整5年。

孙女士在高校任职,高强度的工作让她根本无法躺平,渐渐地入睡变得异常困难,常常在床上辗转反侧至深夜。更让她困扰的是持续的全身乏力,仿佛身体被掏空,做什么都提不起劲······

最近一年,这种情况更是雪上加霜,乏力感明显加重、胃口变差、大便偏稀,这些症状交织,让她苦不堪言。无奈之下,孙女士找到了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针灸推拿科副主任中医师石焱。

“慢性疲劳综合征!从中医辨证角度来看属于气血偏虚兼有肝气郁滞。”石焱经诊断后说,并为其采取了针灸结合中药的综合治疗方案。

图片来源于稿源单位

“感觉整个人立刻开朗起来了,平时自己比较沉默寡言,那天针灸完回单位和同事滔滔不绝讲了一天话,把同事们都惊呆了。”孙女士说。


02

休息也填不满的累

要识别这几个“求救信号”

石焱指出,慢性疲劳综合征与一般的生理性疲劳不大一样。通常来说,生理性疲劳可在充分休息后缓解,而慢性疲劳综合征这种深度的疲惫感即使充分休息也无法消除。患者还容易出现抑郁、焦躁等情绪问题。

临床中好发年龄在40—60岁,脑力劳动者多于体力劳动者,其中年轻人较为常见,尤以女性患者居多。

那么,我们该如何更准确地判断自己是否处于慢性疲劳综合征的“能量黑洞”中呢?

在排除了其他疾病(如甲状腺问题、贫血、睡眠呼吸暂停等)的情况下,如果你的疲劳感持续或反复发作长达6个月甚至更久,同时伴随有以下症状4种及以上者,则需要高度警惕慢性疲劳综合征的可能性,应尽快就医。

①神经精神症状,如短期记忆下降或无法专注、抑郁、思考能力减退等;

②咽喉疼痛;

③颈部及腋下淋巴结肿大;

④肌肉酸痛;

⑤无红肿的多关节疼痛;

⑥新发头痛;

⑦睡眠质量下降,睡眠不能有效缓解疲劳;

⑧脑力及体力活动后疲劳,持续时间超过24小时。


03

中医防治有妙计

5个穴位锁住你的元气

慢性疲劳综合征当前缺少明确的治疗药物,根据丰富的临床经验,石焱强调中脘、气海、关元、足三里、地机5个穴位是慢性疲劳综合征防治的要穴,治疗之余通过按摩或艾灸上述穴位亦可有效改善疲劳等症状。

中脘、气海、关元:位于腹部前正中线上,自我保健按摩时以手掌侧面小鱼际处为施术部位,从中脘从上至下掌推至关元,每日推49次。

图片来源于稿源单位

足三里、地机:位于小腿处,左右对称,按摩时用两只手的拇指指端分别按压住两腿的足三里穴或地机穴,指端位置不动,用力由轻渐重,连续而均匀地用力按压。每个穴位按压1分钟。


04

医生教你三招

让身体科学充电、持久续航

人体不是永动机,也要“充电”休息!除了接受专业治疗,生活方式的调整也很重要,石医师送上个人调护指南。

药膳调理:宜选用益气健脾的食物,如南瓜、山药、薏米、大枣、芡实、莲子、白扁豆、鸡蛋、牛肉等。不宜多食生冷苦寒、辛辣燥热的食物,少吃生萝卜等耗气的食物。

起居调理:提倡起居有常、劳逸结合,不要过于劳作,以免损伤正气。平时应避免出汗时受风,居室环境应采用明亮的暖色调。

情志调养:日常生活中宜保持稳定乐观的心态,不可过度劳神。

朗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