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医院连写四次表扬信!91岁爷爷致电报社,背后故事曝光
“我和老伴在市三医院住院了一个月零一天,李医生对我们特别关照,真的是像家人一样。我要谢谢她!”
昨天,都市快报接到一通特殊的电话。来电的是91岁的读者楼爷爷,而他口中要感谢的人正是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内分泌血液科李利主任医师。
李利医生工作照
楼爷爷语气激动,说最难忘的就是这种“亲人般的关怀”,为了表达感谢,他已经给医院写了四次表扬信。
“把我们当成亲人一样”
楼爷爷的老伴89岁,患有糖尿病多年,还有中风后遗症,行动不便;楼爷爷自己也有高血压、心律失常等毛病。
今年4月,楼爷爷也因为心脏不舒服需住院治疗;老伴也因糖尿病合并皮肤感染、胸腔积液等多种情况,被收住入院。考虑到两位老人年纪大了,为了让他们安心,李利主任特地给他们安排了同一间病房。
李利医生工作照
楼爷爷说,住院期间,老伴病情反复,李利医生多次帮忙邀请其他科室的专家来病房会诊,早上去门诊之前和门诊结束之后,李利医生都会来病房查看询问情况,有时候连饭都顾不上吃。
“我能感受到她那种真诚的关心,就是把我们当成亲人一样。我们出院的时候,她比我们还开心,叮嘱了我们很多要注意的事。”楼爷爷说,这次住院的体验感特别好,心情轻松愉快,一个月似乎很快就过去了,一点都没有觉得难熬。
“医疗不仅疗身,也要疗心”
李利医生对楼爷爷和老伴印象也很深刻。
“楼爷爷和老伴感情很好,老太太的病情比较复杂,我就邀请了皮肤科、心血管科、外科、营养科的同事来会诊,一起制定治疗方案;住院期间老太太病情反复,老爷爷也会着急、焦虑。”
碰到这种情况,李利医生都会耐心安慰,尽可能用通俗的话语告知他们病情,让他们“放宽心”。
李利医生工作照
她说,内分泌科接诊的大多是老年人,而且以糖尿病等慢性病为主,对于这类患者而言,不能仅仅针对症状治疗,而是需要综合、全面管理,尽可能帮助他们改善生活质量。
尤其是像楼爷爷和老伴这样的高龄老人,由于年纪大了,感知能力可能会下降,对病情的表达不够及时、清晰,就要靠医生多观察、多注意,关注病情的细微变化,及时对治疗方案进行调整。所以,即便工作再忙,她每天都会挤出时间去病房查看两位老人的情况。
“很多慢性病无法完全根治,患者会有情绪上的波动很正常,医生的理解和沟通很重要。”李利医生说,医疗不仅疗身,也要疗心,患者心情好了,对于康复也是有益处的。
“致敬杭州好医生”活动正在征集中
让我们一起来传递这份温暖
您或您的家人、朋友在杭州市属医疗卫生单位(含各区县市卫健局所属医疗机构)就医过程中,有没有遇到过让人暖心的好医生、好故事?如果有,请与我们分享!我们在全杭州范围内寻找有温度的杭州好医生,致敬杭州好医生,挖掘他们背后的暖心医患故事,共同传递这份温暖。
【征集对象】:广大市民及杭州市属医疗卫生单位(含各区县市卫健局所属医疗机构)的医务工作者。
【征集要求】:记录您在杭州市属医疗卫生单位(含各区县市卫健局所属医疗机构)就医、行医时发生的故事,让您感动的瞬间及治疗中的感悟等,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均可;文字不少于500字,图片请配文字说明,音频、视频不少于2分钟,要求内容真实、原创。
【征集时间】:即日至2025年10月31日
如果您推荐的医患故事最终入选十大“感动杭州”暖心医患故事,您将获得由西湖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杭州市妇女儿童医院集团提供的精美礼品一份(价值200元左右)。
【参与方式】
(1)扫描微信二维码,进入推荐链接,填写推荐信息完成表单。
(2)如果有图片、剪辑好的音频和视频,也请一并发到邮箱dskbzyzx@163.com(请备注“致敬好医生”,以及您的联系方式)。
(3)来信请寄:杭州市拱墅区体育场路218号都市快报健康新闻中心“致敬好医生”组委会收(请备注“致敬好医生投稿”)。邮编:310041。
朗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