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在身边丨双癌先后来袭!癌细胞的“老家”在哪里?“取样神器”解开谜底
本期专家
吴昂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吴山院区(杭州市肿瘤医院)肿瘤内科一病区副主任医师
个人简介
擅长肺癌、乳腺癌、消化道肿瘤等实体瘤的诊治,尤其对肺癌的全程化管理和超声支气管镜的操作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本期看点
两种原发癌都可能转移,怎么分清是谁在 “搞事”?
不起眼的支气管镜,为何能揭开转移癌的“身份之谜”?
01
宫颈癌、乳腺癌先后来袭
找癌细胞“老家”不容易
医生盯上了胸腔里的淋巴结
先查出了宫颈癌,后又确诊乳腺癌,58岁的韩阿姨(化名)这两年过得不容易。
她一直吃药控制,本以为慢慢能好起来,可到了今年年初开始咳嗽、喘气费劲。去医院一查,肺里、胸腔里、骨头里都发现了小肿块——癌细胞转移了!
但问题来了:这些转移的癌细胞,到底是来自之前的宫颈癌,还是乳腺癌?或者会不会是身体里又长了新的癌?
“这个问题太重要了,因为宫颈癌和乳腺癌的治疗方法完全不同,搞错了来源,治疗方向就偏了。”吴昂副主任医师说。
韩阿姨的转移灶分布在肺、骨头、胸腔里的淋巴结等地方。但肺里的转移灶很小,只有1厘米左右,而且她还有胸腔积液,直接扎针取肺里的组织,容易伤到周围,风险不小;骨头里的转移灶之前已经做过治疗,也不适合再取样。
这时候,吴昂团队把目光投向了胸腔里的淋巴结。这些淋巴结像 “哨兵” 一样分布在气管周围,其中几个位置特殊的淋巴结,刚好能用一种叫 “超声支气管镜” 的工具检到。
02
自带 “透视眼” 的支气管镜
精准取样解开谜题
转移的癌细胞来自宫颈癌
支气管镜不是查肺的吗?怎么还能找到淋巴结?这种 “超声支气管镜” 不一般。它像一根细长的管子,顶端带着微型超声探头,就像给医生装了“透视眼”——管子伸进气管后,能透过气管壁“看到”周围的淋巴结。
它还能通过管子里的细针,精准扎进目标淋巴结,取出一点点组织。因为有超声“导航”,不会伤到旁边的血管、神经,既安全又能取到合格的样本。
今年4月,吴昂用这种方法,不仅取了韩阿姨淋巴结的样本,还发现左下肺支气管的黏膜上也有转移的癌细胞,顺便也取了样。
图片来源于稿源单位
一周后,检查结果出来了!不管是淋巴结还是肺支气管黏膜上的癌细胞,都是鳞状细胞癌。这和韩阿姨之前的宫颈癌类型完全一致。
确定了 “老家”,医生就按照晚期宫颈癌的方案治疗。没过多久,韩阿姨的咳嗽、喘气费劲都好了,复查时发现转移的肿块也明显缩小了。
03
一些复杂的健康问题
不一定靠 “大刀阔斧”解决
为什么支气管镜这么关键?
“支气管镜检查作为呼吸系统疾病诊断的法宝之一,不能被胸部CT或者是PET-CT所替代。甚至有时候在胸部CT上没有发现明显的病灶,也需要通过支气管镜检查来进行确诊。”吴昂介绍。
对于不明原因的咳嗽或者咯血、肺不张、呼吸困难、发热,以及胸部CT发现病灶,需要进一步明确病原学、病理等病因时,支气管镜是非常重要的检查。
像韩阿姨的身体里可能有两种甚至更多原发癌,当出现转移时,找对 “老家” 是治疗的前提。而超声支气管镜能深入胸腔里的隐蔽角落,避开危险结构,安全地取到转移灶的样本,帮助医生直接锁定癌细胞的 “来源”,针对性治疗。
所以说,有时候解决复杂的健康问题,不一定靠 “大刀阔斧”,一个带着 “透视眼” 的支气管镜,就能成为破解难题的关键。
朗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