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健康科普

惊!小伙血液抽出“猪油膏”、多器官衰竭!医生紧急提醒:夏天最危险的饮食组合,很多人天天吃!

来源:健康杭州 发布日期:2025-07-15 09:13 浏览次数:

今年35岁的朱先生(化名)平日里最喜欢寻觅美食,下班后他常约上三五好友,找家热闹的馆子,点上几大盘硬菜,配上“嘶嘶”冒泡冰镇可乐,推杯换盏间,便是他一天中最放松、最畅快的时刻。

然而,这份“畅快”却悄悄埋下了健康隐患。刚参加工作时,身高170cm的他体重约150斤,如今却已接近200斤。近两年体检,朱先生接连查出高血脂和脂肪肝,医生建议他控制饮食、加强锻炼,可每次看着眼前诱人的美食,总是任性地将医嘱抛在脑后。


一顿小龙虾后指标超正常数十倍!

半个月前,在和好友大快朵颐了一顿冰啤酒配小龙虾后,朱先生感觉肚脐周围开始隐隐作痛,刚开始还能忍受,但很快疼痛开始剧烈,并出现呕吐症状,好友赶紧拨打120将其送至杭州市中医院丁桥院区急诊。

医生完善检查发现,朱先生的血淀粉酶高达1259U/L,甘油三酯40.61mmol/L,超过正常值数十倍。全腹CT也看到胰腺周边明显渗出,符合“急性高脂血症型胰腺炎”,被收治入院。经过初步药物治疗,朱先生的淀粉酶、甘油三酯指标均呈下降趋势,但是胰腺炎导致的全身炎症反应仍十分剧烈。

入院第3天早上,朱先生腹痛再次加剧,医生为其复查腹部CT,发现“胰腺明显肿大,渗出较前加重,腹盆腔积液”,同时还出现血红蛋白、血小板同步下降、凝血功能异常、低血压。为明确积液性质及减轻腹内压力,医生为朱先生进行腹腔穿刺置管引流,引流液竟全是暗红色的液体。

稿源供图


多学科联手紧急手术挽回生命

病情仍在进展,腹腔大出血、失血性休克,急性肾衰竭也随之而来,朱先生被迅速转入重症医学科进行综合性抢救,在大量输注血制品及血管活性药物的情况下,他的生命体征仍不稳定,意识逐步模糊。

“保护性气管插管,开通多路静脉通路,尽快输注血制品及补充凝血因子。”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张美齐立即作出指示。随后经过普外科、血管外科、麻醉科等多学科讨论:朱先生“重症坏死性胰腺炎,腹腔出血”诊断明确,在积极内科止血和完善造影等相关检查下,出血部位尚难以明确,病情仍在恶化,下一步需外科急诊手术探查,明确出血部位及止血。

稿源供图

术中发现“胰腺体尾及周围组织广泛坏死,脾脏、肝周、腹盆腔大量血凝块,脾门水肿、出血”,切除部分坏死胰腺组织及破裂出血的脾脏。术后朱先生被转入ICU监护治疗,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张美齐、副主任医师席绍松、副主任医师俞振飞带领的团队每日对朱先生进行病情评估及精准化管理、床旁CRRT减轻炎症反应及稳定内环境。主刀医生普外科副主任医师韩业红团队每日巡视患者并给予指导。

稿源供图

最终,朱先生各项指标恢复良好,病情稳定。术后第3天顺利拔除气管插管,一周后转出ICU,回到普通病房治疗。


不容小视的病——胰腺炎

胰腺是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可以分泌多种消化酶,如胰蛋白酶、淀粉酶等。健康人的胰酶在消化道中激活,而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胰酶在胰腺内被异常激活,开始消化胰腺自身组织,从而引发胰腺炎。

胰腺炎的常见病因包括

胆石症:胆结石在排出过程中嵌顿于十二指肠乳头处,造成胰管的堵塞,胰管内压力上升,进而导致胰腺炎。

酗酒:酒精可以促进胰酶分泌,还可以使十二指肠乳头痉挛,导致胰管内压力上升,进而引发胰腺炎。

高脂血症:脂肪诱导胰腺炎的发病机制尚未被完全阐明,可能与甘油三酯对胰腺的毒性作用相关。

外伤、感染、药物等因素也可能引发胰腺炎。

张美齐主任医师解释,朱先生所得的坏死性胰腺炎,是最严重的急性胰腺炎,病因与他的饮食习惯密切相关,尤其是暴饮暴食和油腻饮食会让胰腺超负荷运转。正常情况下,胰腺分泌的胰液只消化吃下去的食物,但暴饮暴食会使胰液分泌过度旺盛,激活消化酶。如果堆积在细小的胰管内很难排出去,使胰管压力增大,胰管破裂,就会诱发急性胰腺炎。

坏死性胰腺炎发病率和死亡率高达10%-30%,严重的全身性和局部炎症反应相关,影响邻近器官,如结肠、胆管和十二指肠。结肠和十二指肠穿孔及瘘常与相关区域感染有关,感染严重时可侵蚀腹腔血管后并发出血,脾动脉、胃十二指肠动脉和胰十二指肠上动脉是最常受累血管,而胰腺及周围坏死组织侵蚀血管导致的大出血,则是将患者推向悬崖边缘的致命一击。


“胰”防万一

日常生活中,规律作息、适度锻炼是预防胰腺炎的基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控制饮食:每餐以七八分饱为宜,避免油炸、煎炒,降低油、盐、糖的摄入,合理搭配主食、肉类、蔬菜和水果。

减少饮酒:不妨多以茶代酒,或者选择低度果酒,尽量少饮用高度烈酒。同时也要注意服用头孢类抗生素期间绝不可饮酒。

保持规律的进餐时间:避免进餐时间被打乱,出现消化不良、胃胀、胃痛等问题。

朗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