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发布今年首个高温橙色预警!万一中暑了怎么办?
今天上午,杭州发布今年首个高温橙色预警,主城区大部分街道最高气温可达38℃左右,对于“不得不”出门的人来说,如果出现了“头晕、大量出汗,感觉非常渴、身体没有力气,注意力也开始涣散……”这些症状,一定要引起警惕,你很可能是先兆中暑了!中暑一旦发生,接下来应该怎么办?杭小康带你学习。
什么是中暑
中暑是人体长时间暴露于高温、高湿环境,或剧烈运动后体温调节功能失衡引发的急性疾病。
当核心体温超过40℃时,器官可能受损,严重者(如热射病)死亡率高达50%以上。
中暑的高危人群
1. 户外劳动者:建筑工人、外卖员等夏季午后作业者等。
2. 特殊体质人群:老人(体温调节能力下降)、儿童、肥胖者(散热困难)等。
3. 密闭空间滞留者:如未开空调的车内(车内温度15分钟可升至60℃)等。
中暑的「危险信号」
高温会增加汗腺的工作量,大量出汗易导致人体脱水和电解质紊乱,从而导致中暑症状。
先兆中暑(及时处理可恢复):大量出汗、口渴乏力;轻微头晕、注意力涣散;体温<38℃。
轻度中暑(需医疗干预):面色潮红/苍白;躯干皮肤灼热,四肢湿冷交替;脉搏>100次/分;体温>38℃。
重度中暑(立即送医):意识模糊/抽搐;无汗(典型热射病特征);重症可能出现喷射状呕吐; 体温>38℃,严重者最高可达42℃以上。
中暑了怎么办
当出现轻微的中暑症状时,我们应立即转移至阴凉的地方,还可以运用中医手法缓解。
合谷穴
位置:在手背,第1、2掌骨间,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按摩方法:用拇指指腹垂直按揉,力度稍重,有酸胀感,可分别按压左右两手,每侧1-3分钟,可清热解暑,通络止痛。
内关穴
位置:在前臂内侧,腕横纹中央上2寸(约三横指)。
按摩方法:用拇指指腹顺时针按揉,力度适中,有酸胀感,每侧2-3分钟,起到宁心安神,镇惊止痉,缓解恶心作用。
曲池穴
位置:屈肘时肘横纹外侧端凹陷处。
按摩方法:用拇指垂直用力按揉或点压,有酸胀感为宜,每侧2-3分钟,也可用食中两指进行揪按,可起到清泄肺热作用。
印堂穴
位置:在额部,两眉头之中间凹陷处。
按摩方法:可用拇食两指提捏起皮肤,并稍用力按捏数秒,可出现痧印,起到疏风清热,宁心安神的作用。
当发生紧急情况时,应遵循以下急救法则:
转移:立即将患者移至阴凉处(树荫/空调房),解开衣领等。
物理降温:用温毛巾擦拭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处,必要时可冷敷(应避免心前区、腹部、足底及枕后等部位),冷敷时应注意避免冻伤。
补液:意识清醒者少量多次饮用含盐饮料。
呼救:如患者已经昏迷,则应立即帮助其侧卧防窒息并拨打120。
与此同时,也可按压患者水沟穴(人中)、中冲穴缓解症状。
水沟穴(人中)
位置:在面部,当人中沟的上1/3与下2/3交点处。
按摩方法:用拇指指尖有规律地垂直用力掐按1-2分钟,用力可稍重,起到开窍苏厥,清热祛风的作用。
中冲穴
位置:在手中指末节尖端中央
按摩方法:与水沟穴类似,用指尖掐按,力度适中,每次按压5-10秒钟后放开,重复数次左右,必要时可进行放血(建议由医生操作),起到开窍醒神,清心泄热的作用。
如上述中医手法均无法缓解,建议及时就医!
如何科学预防中暑
时间管理:高温期间尽量避免10:00-16:00外出,户外工作建议每1小时休息15分钟。
防晒管理:涂擦防晒霜,穿着可选择浅色UPF50+防晒衣(浅色衣物反射率比深色高),戴宽檐帽。
饮食管理:每日饮水量≥2000ml(尿量淡黄为达标),多吃西瓜、黄瓜等高水分食物。
重要提醒:
中暑后48小时为危险期,即使症状缓解也需密切观察。
老年人若出现行为异常(如突然健忘、暴躁等)也可能是中暑前兆。
朗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