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健康科普

全网都在“抱”的冬瓜,其实是“天然补水站”,每一口都是夏日清凉

来源:健康杭州 发布日期:2025-07-15 15:02 浏览次数:

炎炎夏日,热浪滚滚,“抱着冬瓜睡觉”成了新晋消暑妙招。专家解释,冬瓜含水量高达96%,良好的导热性能有效帮助人体降温。


而作为“夏季第一瓜”,冬瓜不仅是“天然凉枕”,食用价值同样突出。无论是解暑利湿,还是清热去火,冬瓜都能帮得上忙。


今夏就做“吃瓜群众”

消暑养生两不误

中医认为,冬瓜性微寒,味甘淡,归肺、大肠、膀胱经,有解暑利湿、清热降火、生津除烦等功效。《神农本草经》称其“久服轻身耐老”,是夏季“药食同源”的食疗佳品。

现代研究证实,冬瓜含水量高达96%,富含钾、维生素C及膳食纤维,且热量仅12kcal/100g,堪称“天然补水站”。


从皮到籽,冬瓜浑身是宝

冬瓜皮:有效成分为三萜类化合物(如葫芦素B)、钾盐、膳食纤维。具有促进钠、水排泄,缓解湿热型水肿(如久坐腿肿、晨起眼睑浮肿)的功效。冬瓜皮煮水晾凉后外擦还可缓解夏季痱子、晒伤。

冬瓜瓤:富含膳食纤维和钾元素,不仅能够促进肠道蠕动,还能帮助调节血压。其低卡路里(仅12kcal/100g)和吸水膨胀的特性,也是减肥人士的理想食材。

冬瓜籽:富含油酸(58.9%)、亚油酸(23.8%)、皂苷。其中皂苷成分可稀释呼吸道黏液,润肺化痰(适合慢性咽炎)。亚油酸延缓皮肤老化,古籍称“久服悦颜”。不过,冬瓜籽壳较硬,建议破壁后食用,脾胃虚弱者宜炒制后服用。

冬瓜肉:含水量95%,富含钾(78mg/100g)、维生素C(18mg/100g)等,能有效补充夏季流汗损失的电解质,增强免疫力。其特有的葫芦巴碱成分能促进新陈代谢,丙醇二酸可抑制糖类转化为脂肪,加上低热量特性,是减肥人士的理想食材。


如何挑选冬瓜?

黑皮vs白皮黑皮冬瓜肉质紧实,适合炖汤;白皮冬瓜水分更足,宜快炒或榨汁。选购时敲击声音沉闷、表皮霜粉完整者为佳。

去籽原则嫩冬瓜籽可直接食用(含亚油酸和维生素E);老冬瓜籽木质化需去除,但籽周围的绵状瓤体(含大量果胶)建议保留。

注意事项:脾胃虚寒者宜加姜片烹调;肾功能异常者需控制摄入量。


经典搭配饮方

“冬瓜水”好处多多

冬瓜荷叶饮:

冬瓜200g+鲜荷叶半张煮水,适合血脂偏高人群,餐前饮用可抑制脂肪吸收。

冬瓜薏米蜜露:

冬瓜200g+炒薏米20g+蜂蜜5g煮水:清热生津,祛湿消暑,适合夏季暑湿重、易水肿者。

冬瓜山楂醒脾水:

带皮冬瓜300g+山楂干10g煮水:饭后饮用助消化,儿童积食可减量服用。

三豆冬瓜饮:

冬瓜皮50g+赤小豆30g+绿豆30g+黑豆30g煮水。豆类与冬瓜皮同煮,滤汁饮用,适合长期空调房人群预防“阴暑”。

冬瓜玉米须茶:

带瓤冬瓜300g+新鲜玉米须20g+马蹄3个,材料切块同煮15分钟,适用高血压人群辅助降压。

空调族护阳水:

冬瓜150g+干姜片3g+去核红枣2颗,红枣补脾,有助于预防“空调病”腹泻。

朗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