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信息公开目录 > 政策文件及解读 > 行政规范性文件 > 废止和失效的文件目录
索引号 00248984X/2018-16087 文件编号 杭卫计发〔2018〕60号 发布机构 杭州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成文日期 2018-05-07 主题分类 文化、卫生、体育 组配分类 废止和失效的文件目录
有效性 失效 公开形式 主动公开 统一编号 ZJAC23-2018-0001

关于印发杭州市建设“智慧健康”打造“智慧医疗升级版”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的通知

来源:杭州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发布日期:2018-05-08 14:14 浏览次数:

各区、县(市)卫生计生局,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西湖风景名胜区分局,大江东产业集聚区管委会社发局,委属各单位,市二医院,机关各处室:

《杭州市建设“智慧健康”打造“智慧医疗升级版”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已经市卫生计生委党委研究同意,现印发你们,于6月15日起正式实施,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杭州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2018年5月7日

杭州市建设“智慧健康”打造“智慧医疗升级版”三年行动计划

(2018—2020)

智慧医疗是杭州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期健康杭州建设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支撑。为充分发挥我市智慧医疗的先发优势和行业引领作用,部署谋划好“智慧健康”发展战略,打造“智慧医疗升级版”,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根据《“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和规范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的指导意见》《“十三五”全国人口健康信息化发展规划》《浙江省人口健康信息化建设发展“十三五”规划》和《杭州市卫生计生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等有关文件精神,以及市委、市政府工作重点,特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和行动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围绕“健康杭州”建设,按照国家全民健康信息化“十三五”规划的整体框架,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充分继承智慧医疗的建设成果,重点加强全民健康信息整合共享和智能应用,大力促进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探索创新“互联网+健康医疗”服务新模式、新业态,打造“智慧医疗升级版”,使健康医疗服务朝着更人性的服务关怀、更全面的互联互通、更透彻的信息感知、更深入的智能化方向发展,为城市国际化和建设具有独特韵味别样精彩世界名城作出贡献。

(二)行动原则

1.坚持民生导向,惠民便民。打造“智慧医疗升级版”必须始终坚持把惠及广大老百姓,让群众获得更加优质、高效、便捷、安全的健康医疗服务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需求促发展,以应用促建设,不断提升信息化的实用性和可持续性。

2.坚持顶层设计,整体推进。站在全市的高度统筹考虑和设计“智慧健康”发展战略,以智慧医疗为基础,保持项目的延续性,采用“顶层设计、统筹规划、试点先行、分步实施”的思路,对试点证明有效的项目,按照先市属医院,再县级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顺序,通过复制整体推进。

3.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强化政府在全民健康信息化建设中的责任,切实履行对“智慧医疗升级版”建设的规划、投入、监管职能,把握好健康医疗数据的所有权、使用权、管理权。积极探索政企合作的新机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有序竞争,建设智慧健康产业链,加快推进产业智慧化和智慧产业化。

4.坚持遵循标准,保障安全。坚持把卫生信息标准和安全贯穿于打造“智慧医疗升级版”的全过程,统一卫生信息数据标准和编码体系,完善区域、机构之间的信息共享机制。加强全民健康信息安全机制建设,依法保护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保障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二、发展目标

(一)总体目标

以促进杭州市卫生计生事业管理更科学、业务更智能、居民更受惠为目标,充分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打造“智慧医疗升级版”,引领全国健康医疗信息化建设和应用。到2020年,形成一朵实用、共享、安全的“杭州健康云”,建成一张横到边、纵到底的“健康信息业务应用网”,人人拥有一份连续、动态、实用的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立一套医疗卫生领域“最多跑一次”便民服务清单,推动健康医疗大数据在综合监管、公共卫生和健康信息服务等领域的创新应用,初步形成智慧健康服务产业体系,为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和全民健康服务目标提供有力的信息化支撑和保障。

(二)具体目标

--市县两级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按照统一标准,实现数据交换和业务协同,形成“智慧健康云”,公立医疗卫生计生机构接入率达到90%。市级全民健康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测评达到五级,县级全民健康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四级及以上水平测评通过率达到60%。

--形成以院内整合平台为基础的,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信息体系,建成3-5家智能医疗全面应用、数据高度整合、流程规范高效的智慧医疗示范医院。综合性三级医院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达到五级及以上标准,市属医院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测评达标四级及以上水平通过率达到80%。

--共享全员人口信息,整合电子病历数据,人人拥有一份连续、动态、实用的居民电子健康档案,规范化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使用率达到70%,开放使用率达到50%。

--整合公共卫生、计划生育、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管理、综合管理等业务应用,强化横向协同,加快纵向整合,全民健康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智慧医疗覆盖率达到100%。

三、行动内容

(一)夯实智慧健康基础支撑体系

1.建立健康医疗大数据资源中心。杭州市建立统一规划的健康医疗大数据资源中心,按照国家和健康医疗数据资源目录体系,做好本地化健康医疗信息资源规划,健全全员人口信息库、电子健康档案库、区域电子病历数据库(包括中医基础资源库)、卫生资源管理库四大核心数据库,逐步实现医疗机构、医护人员、应急救治、药品耗材、健康管理和信息服务等健康医疗基础数据和公共信息资源的集聚整合。建立居民主索引服务、主数据管理服务、规则管理服务等平台服务,在全市形成上下联动的实时信息交互和管理。通过政务数据交换共享平台,加强与公安、人社、民政、残联等部门健康数据共享。

2.构建应用型、智能化的全民健康信息平台。着眼于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来设计和构建杭州市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医养护一体化平台)和15个县(区)级健康信息平台,西湖风景名胜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直接接入市级平台。市级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和业务应用系统迁移至政务云平台,市级平台与所有县级平台互联互通,市县两级公立医疗机构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规范化接入达到100%,县级平台联网民营医院覆盖率达到50%以上,形成“智慧健康云”。各类信息系统通过“智慧健康云”实现功能整合、数据交换、信息共享,推进全市性业务协同。鼓励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推进健康医疗大数据的采集和存储,探索可穿戴设备、智能健康电子产品、健康医疗移动应用等产生的数据资源规范接入市县两级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根据杭州市城市数据大脑工作部署推进医疗健康小脑建设。到2020年底,初步建成新一代应用型、智能化的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提供实时应用、智能推送、用户定制、大数据画像等新型健康医疗信息服务模式。

3.建成政务外网卫生虚拟专网。贯彻落实《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部门政务专网整合和加强政务外网安全防护工作的通知》精神,实施卫生专网整合改造工作,建成政务外网卫生虚拟专网,满足医疗卫生机构间数据交换和远程诊断、远程会诊等影像传输、视频业务的需要,实现信息互访和资源共享。

4.加强标准化和信息安全建设。开展区域健康和医院信息标准符合性测试,推进国家信息标准应用落地。构建健康医疗数字认证服务体系和身份识别管理系统,按需开展执业医师和执业机构的CA认证服务。进一步加强健康医疗网络与信息安全工作,保持卫生健康重要信息系统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常态化开展,加大数据安全和个人隐私保护,提升卫生健康敏感数据防泄密的监测、防治、预警能力,提升重要信息系统、云平台、基础网络的安全防护能力。

(二)推进“最多跑一次”智慧便民服务

1.推进数据归集共享。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最多跑一次”改革工作要求,持续推进电子证照、电子签章、电子归档等业务电子化工作。推进医疗卫生领域数据归集共享工作,推进市属医疗卫生单位纸质材料电子化实现归集共享,推进个人事项简化办要求的区、县(市)卫生计生数据归集共享。推进政务服务移动办事、各类便民服务应用与政务服务网对接。

2.拓展智慧医疗服务。坚持让数据多跑路,让患者少跑腿,继续巩固和扩大诊间结算、床边结算、分时段预约诊疗、诊间预约检查、自助服务、“医信付”先看病后付费、献血者用血在院减免等品牌智慧医疗项目的应用。进一步开发各类创新应用,全面推广医生电子名片、电子社保卡和电子健康卡,推行实名制就医、智能选医、就诊服务全程提醒,深化医疗卫生领域的移动支付应用,打造卫生系统“最多跑一次”便民服务,方便患者便捷就医。

3.完善健康服务门户。完善杭州智慧医疗健康网,依托移动互联网技术,将公众健康服务逐步由传统互联网向移动互联网转移,重点建设手机端移动健康应用。2018年完成“杭州智慧医疗”APP和“杭州健康通”APP的整合,建设“杭州健康通”微信,实现医生名片、预约分诊、报告查询、母子健康手册、健康档案、账户查询、医保共济、亲情养老等互联网应用,适度开放居民健康档案。到2020年,开放个人健康云服务,激活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应用,努力提供生命全周期和就医全流程的医疗健康信息服务,支持全市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作为服务主体在同一平台上开展电子健康服务,打造一个覆盖全市的全方位、一站式的“健康服务门户”。

4.打造“云上健康”。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参与,整合线上线下资源,构建健康医疗大数据产业链,培育健康信息新业态。推动市属医院支持商业保险在线理赔服务,助推商业健康保险高效理赔、科学承保。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基础,探索互联网医养融合服务模式。在上城区、下城区、江干区、拱墅区、西湖区、滨江区和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西湖风景名胜区和大江东产业集聚区推广智慧云药房服务,为签约的慢性病患者提供慢性病长处方和药品配送到家服务,待条件成熟以后再在其他城区推开。研究制定数字健康监测设备接入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标准,推动数字健康监测设备、可穿戴设备与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的融合应用,支撑基于居家健康监测的远程照护服务。试点推进压疮护理、肌肉注射、换导尿管、PICC置管等护理服务互联网申请和上门照护服务,探索云上护理。

(三)推动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

1.实施智慧管理。依托医疗健康大数据资源中心,建立和完善市、县(区)、医疗卫生机构三级综合管理平台,加强“三医联动”综合监管和行业综合监管。建设二级以上医院综合监管信息系统,逐步实现改革监测、医疗质量、经济运行、医院发展和资源综合等指标信息的实时监测机制。依托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数据交换实现省药械集中采购平台和医疗机构互联互通,归集药品耗材交易、采购、库存和使用等业务信息,协同医疗服务价格、医保支付等部门信息,助推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建立杭州市DRG智能管理平台,建立全市统一的“病案云”,开展二级以上医院DRG绩效监评、DRG控费监管、DRG成本监管等医疗服务质控监管。加强卫生全行业综合监管。对公共卫生、医疗服务、药品耗材、计划生育等进行综合管理,形成数据驱动的政府行业监管、绩效评价等管理决策新模式,以信息化支撑医疗卫生改革发展。

2.推进协同应用。

(1)加强医疗信息资源上下联动。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保障杭州市更高水平医疗联合体建设。推进支撑县域医共体建设的医疗资源信息化共享工程;建设支撑城乡医联体的新“四大中心”信息化工程。医联体牵头医院与各县域成员单位建立远程视频会诊系统;市县两级影像会诊(诊断)平台对接,支持医联体牵头医院与各县域成员单位开展疑难影像会诊(诊断),支持市一集团病理会诊中心对接各县(市)区病理诊断分中心;建设市域PET-CT中心预约系统,支持市县医院医生诊间分时段预约。建设支撑城区医联体的新“五大中心”信息化工程,发挥市级影像、心电会诊(诊断)两大平台作用,在现有支持城区紧密型医联体开展影像会诊的基础上,支持集中诊断业务的开展,鼓励紧密型医联体探索开展医联体网络审方,通过信息资源交换实现医疗资源共享应用,促进医联体纽带关系更紧密。

完善县域内签约管理、预约诊疗和双向转诊的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桐庐、淳安、临安、建德四地完成县域内签约转诊系统与当地医保系统的对接。建设主城区统一的家庭医生手机版,推进移动应用,畅通双向转诊渠道。

(2)强化医疗公卫信息协同。提升慢性病综合管理、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处置的信息管理和服务能力,按照国家、省、市有关要求,全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做好信息系统防保模块的适应性改造,完成相关疾病电子报告卡,依托杭州市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构建全市医防协同的电子报卡数据交换通道,完善平台的质控、对账、监控等功能模块,实现传染病、慢性病、精神卫生、妇幼保健等疾病报告数据自动采集和网络直报。支持区域内个人基本档案调阅共享,实现区域内重复报卡提醒,开展疾病监测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慢病管理、精神病管理、传染病防控、健康相关因素追踪等业务信息化协同管理。到2020年,全市公立医疗机构自动采集实时报送传染病、慢性病等信息覆盖率达到90%。

3.深化信息共享。

(1)强化电子健康档案应用。通过全民健康信息互联互通项目,共享全员人口信息,把全过程记录的医疗服务信息、全流程记录的公共卫生服务信息和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健康信息全方位集成到居民健康档案。加强签约医生对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的应用管理,推动个人全生命周期的预防、治疗、康复和健康管理信息的整合协同。开发健康档案全息视图、电子病历共享视图和诊间智能提醒等信息共享服务,设计轻量模块化服务供医生诊间应用。强化电子健康卡、社会保障卡在健康医疗服务中的信息载体功能,实现电子健康档案的调阅应用。在保证信息安全和个人隐私的前提下,适时有序开放健康档案,满足居民自我健康管理需求。

(2)强化医学影像共享应用。进一步推进市级临床影像共享平台的覆盖面和应用点。在现有已实现市属医院跨院影像互阅共享、市属医院与9个城区实现上下级医院跨院影像互阅共享的基础上,2018年完成市级临床影像共享平台与富阳、桐庐、淳安、临安、建德等5地的区域影像系统对接,基本实现全市医疗机构影像互阅共享,并按照省卫生计生委要求与省级医院实现跨院影像共享。强化影像共享和重复检查提醒在诊疗服务过程中的应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减少重复检查。

(四)完善医疗健康业务信息系统

1.加快推进县域健康信息化建设。建强县级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各区、县(市)完成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区域HIS、LIS、影像、体检等集约化建设,推进全科医生工作站和电子健康档案系统深度融合和熟练应用,逐步开展区域电子病历集约化建设。重点加强县域资源共享中心信息化建设,完善县域内签约管理、预约诊疗和双向转诊的信息化项目。开展支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签约服务和绩效考核工作的信息化建设,市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及时把杭州市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系统业务数据下行到县级平台,支持各地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量化绩效考核。

2.加强“智慧医院”建设。二三级医院加快智慧医院建设。按照《电子病历应用管理规范(试行)》完善医院门急诊(中医)和住院(中医)电子病历建设和应用,建立各类专科电子病历和各类临床知识库,发挥电子病历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方面的有效作用,建设和完善医院信息集成平台,完善医院体检系统,完善基于电子病历的数字化临床路径管理和基于DRGS的医院绩效管理,推进基于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运营管理决策智能化,支撑公立医院目标管理、成本核算和绩效考核,促进医院精细化管理和科学化决策,推进市级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机构后勤运行智能化管理平台建设。各级医疗机构要积极探索人工智能技术在智能导医、电子病历、辅助诊断、医疗影像识别、健康管理等领域的应用,鼓励有条件的医院通过专科联盟建立临床医学数据示范中心,建立临床决策知识库平台,支持临床诊治决策。到2020年,建成3-5家智能医疗全面应用、数据高度整合、流程规范高效的智慧医疗示范医院。

3完善“智慧急救”体系。完善医疗救治保障应急指挥平台,推进院前医疗急救信息与院内急救、胸痛中心和卒中中心的互联互通,形成指挥灵敏、反应迅速、运行高效、衔接有序的院前急救和院内急诊服务链。打通市急救中心和分中心信息管理平台,实现全市急救业务运行的统一管理。推进院前急救系统与市级全民健康信息平台的数据对接,推进与公安、交通、应急管理等相关部门的应急联动,实现与城市大脑数据对接,为急救病人提供更合理的调度、救治、转送、交接方案。

4.推进计生业务系统向上整合。计划生育业务系统以直接应用省系统为主,启用全省统一的生育登记服务平台,应用全省生育登记服务APP和再生育审批APP,实现移动办事。杭州市本地应用需求全市统一建设,开发建设杭州市本级以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人口决策支持为重点的计划生育综合业务应用系统。加强计划生育和妇幼保健信息的整合与业务协同,形成完整、主动的计划生育管理流程,推动计划生育业务发展。

5.完成“智慧妇幼”项目建设。2018年底,全面完成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系统妇幼模块、产时出生证系统、产前筛查系统、免疫规划系统、医院产科门诊电子病历和儿童保健门诊电子病历等通过市级健康信息平台全面互联互通,实现妇幼保健生育登记、孕前服务、孕期保健、产时分娩、产后访视、出生登记、婴幼儿保健等全程信息化管理和业务协同,支持母子健康手册电子版全市应用,整合计划生育服务信息,实现妇幼保健机构工作网络和计生服务机构工作网络的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服务。

6.推进“数字疾控”建设。完善公共卫生保障应急指挥平台,实现疾控中心内部业务系统的整合共享,对接市级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实现医疗机构监测信息实时采集,构建疾病监测、管理、评估模型,探索大数据在公共卫生领域的应用;探索市公共卫生实验室管理系统与医疗机构之间的检验结果共享,充分发挥疾控特殊检验项目优势;改造完善市结核病管理和市免疫规划等市级自建疾控信息系统,接入市级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满足基本公共卫生协同管理工作要求。

7.深化“智慧卫监”项目。应用浙江省卫生监督核心业务信息平台,建设移动执法平台,提高卫生监督现场执法能力;开展在线监测应用,逐步在全市重点单位和区域实现对生活饮用水、空气质量、游泳池水质和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实时监测监控;探索建立以RFID自动识别、网络数据传输和信息服务平台为主要架构的市属医院大型医用设备物联网监管系统和医疗废物监控系统;规划和建立卫生监督数据资源中心,强化卫生监督数据资源的综合分析利用,拓展卫生监督信息服务的范围和渠道,探索实现跨部门和跨行业之间的数据交换与共享。

8.完善血液管理系统。进一步完善全市血液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全市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献血管理机构、采供血机构及医疗机构的互联互通,实现所有应完成血液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医疗机构全覆盖,共享献血信息、血液库存信息、临床用血信息;实现临床用血智能化预约、无偿献血者及其家属临床用血费用在出院时“一站式”减免,做好临床用血全程监管和血液综合管理等,促进我市血液管理与服务的精细化、规范化和专业化。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和医疗卫生计生单位要充分认识卫生健康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将信息化工作纳入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和深化医改重点工作,成立落实三年行动计划工作领导小组,加强总体规划和综合协调。要把信息化建设和智慧应用作为单位和个人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量化要求,明确职责。

(二)健全机构,培养人才。积极推进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成立杭州市健康医疗大数据研究中心。鼓励各地、各单位采用多种用人渠道,完善信息化组织机构和人员队伍建设。对从事信息化工作的骨干人员在内部分配政策上建立一定的激励机制,稳定专业技术人员或防止技术骨干外流。建立多渠道的卫生健康信息化人才培养机制,提高信息技术人员的技能和水平。

(三)加大投入,持续发展。各地积极争取政府对智慧健康战略发展的支持,和财政部门研究明确对卫生健康信息化的投入机制,努力确保智慧健康战略获得稳定的财政支持。同时,积极筹集资金,增加对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建立长效机制。各级医疗卫生机构要合理编制信息化年度预算,提高信息化建设投入占业务支出的比重,三级以上医院信息化建设经费要逐步达到年业务收入的2%以上。

(四)加强统筹,协调推进。积极协调,强化与民政、人力社保、市场监管、教育等多部门协同,实现部门间信息交换和业务协同。加强卫生计生系统内部统筹,以打破卫生行政管理、医院等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共卫生机构之间的思想壁垒、合作壁垒和信息壁垒,着力破解智慧医疗建设中存在的发展不平衡、重点项目推进不充分问题。

(五)抓好宣传、加强合作。大力宣传“智慧医疗升级版”,展示“智慧健康”战略助医惠民、促进群众健康的新成果,让杭州市民人人享有智慧健康带来的更多获得感,形成全社会关心和支持全民健康信息化的良好氛围。积极开展“智慧健康”建设为主题的国内外合作交流,引进先进技术,不断丰富内涵,打造智慧医疗升级版。

附件:1.杭州市建设“智慧健康” 打造“智慧医疗升级版”三年行动领导小组名单

           2.杭州市建设“智慧健康” 打造“智慧医疗升级版”三年行动重点任务

           3.杭州市建设“智慧健康” 打造“智慧医疗升级版”建设规划图


打印 关闭